注意事項:



進來的時候請注意自機的電波防禦系統與護盾,參觀期間請不要遠離隊伍,依照順序慢慢前進,如果在參觀過程中發生任何船體崩解或系統失效問題皆與本團無關,就算有關,當局也會一概予以否認,本訊息將在65535年後自動銷毀,祝好運。



2015-12-18

為什麼電競,所謂遊戲的競技,很難在我們心裡「成立」?


為什麼一樣是操作、駕馭某種特定的「玩具」來進行比賽,球類跟棋類就會是運動,而電視遊戲,統稱為GAME的這個類型,就是很難被認定為相同位階的「競技」?

我想這可以從兩個層面來說明。

第一是「比賽技術與現實生活技術的交換度」

任何一種運動比賽,特別是球類的運動比賽,其用在競賽過程中的所有技術、戰術與戰略,與現實生活所需技術的交換度是很高的。
從最基本的跑步,到複雜的「什麼時候應該打出多好的成績,以求能夠在比賽表上面對最容易戰勝的對手,或是直接不戰而勝」等戰略運用,其實都是現實生活中能夠派上用處的技術。
像是幾乎所有的球類都需要跑步,跑步也是我們日常生活會需要的一種技術。
就算不需要跑步,也通常會有替代的移動技術,比方說騎馬,這也是一種日常生活會用到,或著說可用到的技術。

認真說起來,這些流傳至今而且廣為人知又被接受與認同的「運動」,其實都是從人類原本就會用到的日常生活技術裡,去延伸變化出來的「遊戲方式與規則」。
運動比賽跟GAME不一樣,是從我們的生活裡演變出來的東西,不是被製造出來,要我們去適應的東西。

也就是說,我們很容易就能找出運動比賽選手身上的「優點」,而且是立即直觀的優點。
比方說身強體壯。
比方說緊急狀況時可以冷靜下來找出最好的處理辦法。




第二則是「文化與人格的養成度」

靠身體活動的運動,都有所謂運動家精神的概念。
而不靠身體活動,靠頭腦對決的棋類運動,更是特別容易看見選手背後的文化與人格養成程度。
或著說,棋類運動之所以不會跟GAME一樣,被認為「坐在那裡動動手指根本不算運動」,與其選手的文化與人格養成有直接關係。
任何一種棋類,想要玩到極致,你就必然會鑽研這個遊戲的歷史,瞭解背後的種種戰術思考與演變,然後發展出自己的風格。
這其實就是一種熟習歷史後進展為文化的過程。
所以所有棋類比賽的選手,給我們看見的印象都是「文化」。
我們無法跟看見身體鍛鍊程度一樣,一眼看出一個棋手的水準高低,但我們可以從棋手身上散發出來的氣質,來瞭解此人的程度有多少。
這不是要人個個都溫良恭儉讓,那不對。
而是說棋類運動跟GAME最大的差別在於,棋類在講究技術的同時,也講究著文化。
文化與人格直接相關。
人格又與我們的生活直接相關。
所以我們可以接受棋類運動是一種運動,不是一種「根本不算運動」的東西。



從這裡就可以看出GAME,所謂電競的兩大問題。

第一是技術與現實生活的交換度很低。
不管你遊戲玩的再好,但是不管哪種遊戲,與我們現實生活所需的技術有多大的關連性?
你可以說遊戲競賽讓你反射神經變好,觀察力變好,緊急狀況不會慌。
但是在電競裡,反射神經不靠全身運動表現,而是靠緊急操作;觀察力不靠臨場發揮表現,而是靠比賽結果;緊急狀況的冷靜也不靠面對壓力的表情,而是靠事後採訪表現。
這已經不是大眾熟不熟悉遊戲內容,或是遊戲內容可否以簡單明瞭的口頭轉播術語呈現的問題,而是這些能力與我們日常生活的交換度太低,就算有,也很難讓人理解「為什麼這樣很厲害」的程度問題。


第二是文化與人格的養成度很低。
說到遊戲選手,有誰會想到職業棋手那樣姿態、動作都具有文化氣息的印象?
加上一直以來,對於電競選手的訓練報導,幾乎都是軍隊式的集訓、非常辛苦的操練、緊湊無比的訓練行程,這些拿去運動比賽選手身上講的話,誰都能理解「這樣練出來一定很精實很厲害」,但是用在棋類選手身上,就會顯得很奇怪。
過度強調「技術」的結果,就是電競選手的文化與人格面完全消失在比賽場中。
於是電競選手給人的印象,與從前並沒有兩樣。
就是個「坐在那邊打電動的傢伙」。
糟一點的話,還是個髒髒臭臭不好看的傢伙。


最後是結論,我認為電競想要發展起來,得從文化與人格的養成面下手。
因為GAME這種東西,終究無法跟運動一樣,從人類日常生活的技術發展出來,他是娛樂,是玩具,而且是異於我們日常生活的玩具。
換句話說,GAME跟棋類才是最接近的。
但是現行的電競宣傳手法,卻一直往球類運動靠攏。
但電競選手不是運動選手,也不可能成為運動選手。
講白一點就是,即使你是世界FTG大賽總冠軍,也不代表你等於UFC冠軍。
但是說到西洋棋王,我們卻能跟圍棋棋聖做出聯想。
這就是電競的活路所在。
不在一昧強調選手的技術,開始專精在選手的文化與人格。
因為玩玩具的技術對我們的生活不可能有什麼助益。
但是玩玩具的原因、歷史與故事,乃至這些原因、歷史與故事直接牽涉到的個人當下的所有衝突與想法,則是所有人都能理解,而且會感興趣的事情。

就像我們一般人不會關心棋王得勝的棋譜長什麼樣子,但我們卻對棋王的成長與比賽時的心境很有興趣一樣。

沒有留言: